世界讀書日 | 讓學習和讀書成為高新人的生命底色
來源: 招生宣傳辦 編輯: 發布時間:2022-04-26
“我走了很遠的路,吃了很多的苦,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送到你的面前。二十二載求學路,一路風雨濘泥,許多不容易?!边€記得這封博士生畢業論文的致謝信嗎?一年前刷爆社交網絡,感動了很多網友。
無論求學之路多艱辛
在命運面前尊嚴有多卑微
黃國平依舊堅信著:
如果人生有捷徑
讀書依然是最好的那條
黃國平讀書的精神
才彌足珍貴
眾網友紛紛感嘆道:
“他的世界本沒有光,他把自己活成了光”
“他把苦難寫成了詩”
“讀書是這輩子吃的最小的苦”
我們雖然不是身處黃國平的時代
但在2020年的春天
突如其來的疫情
阻擋了人們的腳步
病毒面前
沒有人是一座孤島
越來越多的人
通過閱讀自救于本我
重新審視生命與人生
?
關于閱讀,我們張天培校長這樣說:“讓讀書和學習成為我們的習慣,讓讀書和學習成為我們的生命底色!”他一直倡導教師們把讀書心得、教學反思寫成文章,在網絡上進行分享、傳播。同時,希望我們的校長、干部們以身垂范,做教師的引領者;同時為了激發大家讀書買書的熱情,讓書籍在內部流動、傳閱起來。他號召每一位高新人用閱讀點亮自己,在書中挖掘自己的精神財富,增加生命的價值。
有這樣一句話:“給學生一杯水,教師要有一桶水,一缸水是不夠的,而且必須是活水活源?!苯處煹倪@桶水需要不斷更新,因為學生是活潑的生命體,不是簡單的容器。一名教師需要不斷拓展視野,只有學習才是生命的朝陽。要有終身學習,不斷讀書的思想感悟,只有具備櫛風沐雨,探幽發微的求索精神,才會厚積薄發,得心應手,才能不負重任,堅守本心。
作為學生,學習和讀書是當代學生的責任和義務。我們應記取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的古訓,要從生活學習,從實踐中培養,通過讀書去“學以致用”地盡力承擔屬于我們的責任。
讀書、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工作中的問題,更多的是滋養我們每一天的成長,滋養我們每一天大腦里面的細胞。堅持讀書、學習,不僅會豐富我們的內涵、眼界、知識、態度,更可以體現我們生命的意義與價值。
2022年4月23日是第二十七個世界讀書日
高新君在這發起——
世界讀書日全民「曬書」活動
在評論區曬出你想要推薦的好書
寫下你的推薦語錄
讓我們一起互薦,一起讀書吧
文件下載: